無奈的時候聽聽歌
------控制情緒,克己制勝
翔宇中學高二(2)董現榮
青春期階段的高中生,很容易出現各種狀況,在和這類學生的接觸、磨合過程中,發現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“情緒化”,易躁動、易激動、易沖動,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,加之繁重的學習任務,家里校內的各項規章制度,以及讓人不可思議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,使得他們想方設法的逃避現狀,麻煩也就來了。
一、 以硬碰硬,是一種教育心理上的藝術缺失
“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”,對待這些學生確實有效,他們從小到大,幾乎都是在層層的呵斥聲中走過來,到了高中,他們長大了,有些事情也看明白了,因此,對于這些早已熟悉的斥責聲也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。但是為什么在班主任的怒斥下,他們能低頭認錯呢?那是因為“師道尊嚴”,那是因為班主任的居高臨下,用學生的話說:惹不起。我經歷過的這種硬碰硬的情況太多太多了,事后靜下心來想一想其結果,只不過是把他們暫時壓了下去,用強制換來了片刻的快意,這種沒有絲毫教育藝術之為,是該摒棄了,收獲了這種感受之后,我找回了久違的平和心態,在和學生尤其是問題學生的接觸中,絕不能讓他們的情緒牽著我的情緒,改變他硬我更硬的教育方法的被動,找回“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”的教育藝術。力爭和我的學生成為朋友。
二、以柔克剛是一種教育心理上的藝術平和
師生應該是平等的,班主任要消除見到學生就戰備的心理,放下警報,平和心態,讓隨時帶著問題來的學生都變得可愛,班里有位學生脾氣暴躁,幾乎和所有的老師都吵過、鬧過,都被我一次次的強壓下去:認錯、道歉、檢查、找家長,唯一的收獲就是給任課老師出了氣,內心卻陣陣的隱痛不安寧,因為明知學生是不服的,我在探尋辦法,一次在無奈中偶爾插上耳機,當天籟之音響起時,那種興奮、那種快樂、那種忘我的享受頓時替代了所有的煩惱,“天藍藍,海藍藍”我心藍藍,藍透了心的痛快,此時靈感一動,想法也就有了,多一些表揚,少一些批評,多一些給力,少一些挖苦,我看行。一次,那位常鬧事的學生歷史課上和老師發生了沖突,但很快就平息了,我隔墻聽到后,沒有像以往那樣立刻將該生叫出課堂,而是透過門窗看了他一眼,下課了,該生緊握雙拳,氣勢洶洶,咄咄逼人的找到我說:“他罵我傻”,我接著說:“哎吆,瞧你,老師的一句戲談你還當真了,你比誰都尖,怎么這就糊涂了呢……”幾句話他的氣消了許多,我沒有讓他敘述事情的經過,也沒有評判師生的是非對錯,而是表揚了他:課堂上及時終止了爭吵,下課又沒有直接去找老師問罪,你學會了克制,學會了迂回解決問題的辦法,你越來越聰明了。如此這般,問題解決了,該生還主動檢查了自己的不是,走出辦公室后,一切都讓它自消自滅,很好,誰也不再計較,“以柔克剛”這種教育方法在適當的時候藝術的使用是有效的。此時對自己以往的不理智很愧疚,不禁自問:當了這么多年的班主任,怎么就沒弄明白呢!
三、控制情緒,克己制勝是一種因人而異的藝術效應
天性注定了青少年時期的不穩定性,游龍飛鳳,天馬行空,在學校便增加了
班主任的工作難度,這就需要你遇事不急,控制情緒,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方可事半功倍。
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,不可由著自己的性子一刀切,班里有個女同學,除了學習,什么都愛出風頭,索性就讓她出,還給她展示天性的舞臺,排節目,朗誦,唱歌,出版報處處有她,沒有指責她不學習的聲音,她放開了手腳,感到了一種尊重,享受了一種快樂,不知不覺的她在悄悄的改正學習上的毛病。一個有著極大煙癮酒隱的男生,學習不上心,屢屢違犯規章制度,抽煙喝酒,我曾數次的警告他并要求家長帶其回去戒煙戒酒,于是他提出退學去學大廚,我知道他是在逃避,經家長的配合,留住了他,該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,說實話。在一次交談中,他真誠地和我敘說了他抽煙喝酒的經歷,之后我們制定了戒煙戒酒的計劃,兩周之后他興奮的告訴我,已經從每天的一盒減到三天一盒。
因人而異的教育方法是一種藝術,對學生的教育過程就是這個藝術手段的演繹過程,它見證著班主任工作的成敗,因此班主任要先戰勝自己,先管住自己,再去說學生。
最得意的秘訣是:無奈的時候聽聽歌,就能放松自己,快樂人生,就能控制情緒,克己制勝。
2012-06-20
無奈的時候聽聽歌
發布時間:
無奈的時候聽聽歌